第(2/3)页 明若楠想起开饭前元靖才说过自己是十多年”忍辱负重”过来的,喜怒不形于色是基本素养。此时再看他额头上细细密密的汗,和一提起折耳根便情不自禁跳动的眼皮,她实在有些忍不住想笑。 明若楠自个儿乐呵呵地将煮鱼的酸笋捞了个干净,连鱼汤都没放过,喝了个底儿掉。 元靖吃饱喝足,擦了擦额头的汗,这才想起正事。 “你还没说连富贵都交代了些什么?” 明若楠叹了口气,将事情讲了个大概。 原来连富贵买卖葛山关地形图,通敌叛国,这只是其一。连富贵身上背的人命,死百回,也不足惜。 事情还要从十一年前的路江决堤开始讲起。 当时的连富贵在京城,还是李太傅的左右手,他在户部任侍郎期间,帮着任尚书的李太傅,行了不少将国库银子一转,变成自己兜里银子的便利。 后李太傅调离户部之前,担忧自己这些买卖东窗事发,便也将连富贵匆匆调离京城。但二人虽相隔千里远,却仍做的是一般勾当——骗国库的钱。 修筑堤坝,所花费不是小数目。当时大宣的第四次东征,刚刚结束,国库里已经没剩几个钱了。所以左省右省,朝廷最终批下三百万两给新安郡修筑堤坝。 西南郡位于路江下游,只有一百里的河岸,修筑堤坝花费便一百多万两。而新安郡路江贯穿全境,只拨了三百万两,本就一个铜板都不能再浪费了。可层层克扣,到新安郡时,只剩二百八十万两。 可更惊人的还在其后,连富贵竟直接将二百万两“上供”给了李太傅,四十万两留给了自己,十万两打点沿途的官员,而最终修筑堤坝,只剩下不到三十万两。 人工费不够,便征徭役,让百姓免费做工,加上牢里的犯人,勉强算是凑够了劳工。可这般强迫来的劳工,又怎会真心愿意做活儿。他们大都是敷衍了事,加上本就多用草和着泥来做的材料,省了不少要紧的工艺。 于是,便铸成了一道豆腐渣般的堤坝。若是前几年,如此敷衍倒也能勉强撑着。 老天爷兴许是实在看不下去了,那年的大雨不停不休地下了整整三日。路江决堤,大水一夜间淹没了新安郡全境。 洪水过后,随之而来的便是瘟疫……新安郡出了这么大的事,当时任太守的连富贵本该被问责,可他却因知道李太傅太多的秘密,加上李太傅念及留他还有用,最终不得不想办法将他保下。 不过之后的几年,倒是证实了李太傅当年的决定十分“明智”。连富贵虽远在新安郡,却帮着他创造了不少价值,每年上缴的辛苦费,是李太傅的年饷两倍有余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