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新安郡现屯兵不足五万,但麻烦的是,他们已存够了五十万兵士半年的口粮。 如果让北地的铁骑到了新安郡,那两郡之争便在所难免了。 明若楠摩挲着玉镯,眉头微微蹙着,单是听着这情况,也能料到想取胜不大容易。 “我们胜算有多少?能不能先占了新安郡,再同铁骑作战?” 元靖叹气:“占,是铁定要占。只是……铁骑五十万,这行军一路,辎重和粮草应是带足了的。即使我们占了新安郡,他们还可以从琼州或者株洲打进来。”他说着捏了捏额头,显然这几日,没少为此事烦心,“我并非是担心打不打得过,只是北地五十万铁骑来征西南,留守不过二十万余,若是……若是真的打起来,两败俱伤,无论是西南还是北地,再上哪儿又找这么多人去戍边啊!” 元靖这一段话,让在场众人皆是沉默。谁人不知,大宣四周这些国家,虽然规模不大,但野心不小,平日没事还会来挑衅一番,更别提,万一让他们知晓了大宣大规模的内战,那他们定然会趁虚而入。 梁太师捋着胡子,再看元靖,似乎怎么看怎么满意,忙道:“老夫以为,既然打了没什么益处,那不如就不打了。” “太师的意思是?” “想个法子,让他们打不成!军备可以再补,难补的是这些征战多年的将领和训练有素的兵士。” 众人齐齐叹气,这也是为何他们始终不想再起干戈的原因。曾经葛山关一役西南耗损三十万大军,已经让大宣元气大伤,如今再起战事,无疑是将屠刀,交到外敌手中。 元靖的手指,一下下的桌上打击,众人的思绪也随着这节奏纷乱着。 半晌后,元靖突然双眼一亮:“有了!” 明若楠撇撇嘴,听罢元靖的计策,心里有些别扭:“烧粮草……未免太过浪费。”她挠了挠下巴,脑子飞速转着,“法子我再琢磨,这样,我先找人去打探打探,大军走到何处了。” 元靖点头应下,心里却不免内疚:“又要劳烦夫人了。” “嗐,我们西南挨着边境,最讨厌的便是打仗。”明若楠勾着嘴角笑道,“所以在我这儿,当然是能不打便不打,前几日祖父不是还说什么上兵什么……” 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 “对,就这句,我自小就记不住。”明若楠把嘴已咧,“你看,其次才伐兵,所以,咱们先伐谋。” 几人等消息的这段日子,元靖也接到了宫里的来信。 凌国舅拿来这信时,犹豫再三,最终还是决定交给外甥,让他自己选。 “你父皇不大行了。” 第(1/3)页